上廣傳媒(北京)有限公司公司有著深厚的行業背景,能夠提供城市宣傳片拍攝制作、旅游宣傳片、城市形象宣傳片、旅游景點介紹片、工業園區宣傳片、城市管理宣傳片、政府政務宣傳片、小區管理宣傳片等服務。
對城市形象宣傳片廣告做出明確的界定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。當前,我們所看到的城市形象宣傳片,大體可分為以下幾類:
第一類是城市宣傳資料片,一般由城市政府主持,對城市的政治、經濟、城市建設、文化、歷史、人文等做全方位陳述,其廣告的時長甚至可達30分鐘以上;
第二類是城市旅游形象片,由城市政府或城市旅游主管部門牽頭,對城市的主要景觀做游歷性掃描;
第三類是城市招商形象片,側重于城市經貿發展介紹,展現城市優勢資源和良好的投資環境;
第四類是與大型活動相配合的城市形象宣傳片,如2008北京奧運會前后北京的城市形象宣傳片、2010上海世博會之前的上海城市形象廣告等。
然而,盡管以上各類城市形象宣傳片都在不同層面、不同角度展示了城市優勢,但城市的主體性特征不明顯,缺乏獨特的城市主張,因而難以形成特定城市的品牌識別。
因此,我們將從品牌形象建構角度界定城市形象廣告:凝練城市的獨特人文、準確表達城市的差異化定位、形成對城市理念的單一訴求,是城市形象宣傳片的基本要素。
在中國,為城市做形象廣告起始于1999年。當時,山東省威海市為發展當地旅游業,做出了以廣告傳播吸引八方游客的決策。為形成差異化競爭,廣告采用了“一個新的創作思路,那就是從單純的宣傳個別旅游景點轉到推介一座城市;從宣傳景點形象轉到宣傳城市形象;從發掘景點特色轉到發現城市之魂。城市廣告不再把焦點對準城市中的某一個別事物,而是綜合考察整個城市,通過城市中各部分資源的組合,產生一種整體的沖擊力,表現和展示城市形象。威海的獨特地理位置、著名歷史事件、和諧的城市景觀、宜居的城市條件被組合到一起。威海市的整體形象得到這樣的展現: “這里彌漫過甲午戰爭的硝煙,這里被秦始皇稱為天之盡頭,如今,這里是世界上最適合人類居住的范例城市之一,——威海,CHINA!” 周怡和黃偉的《城市發展中的城市形象廣告——中國首家城市形象電視廣告的誕生及其影響分析》有如上表述。不難看出,廣告所選取的城市符號代表了威海的特殊之處,是不可復制的。
從1999到2009的十年期間,中國城市形象廣告的數量急劇增多。我們依據國家統計局2007年底的統計數字,對36個人口超過200萬以上的中國城市和兩個人口不足200萬的副省級城市,共計38個城市的形象廣告進行搜集,共收集了157支城市廣告片。其中結合大型活動進行城市形象傳播,如奧運北京形象廣告、世博會上海形象廣告等,其數量約為40個,占城市形象廣告總量的25%;旅游類城市廣告占33%;此外,還有一部分城市形象廣告體現出明顯的招商廣告色彩,所占比例約為18%(如圖1)。因此,真正具有城市品牌建構意義的城市形象廣告僅占樣本總量的5%!
毋庸置疑的是,城市形象宣傳片具有招商引資、吸引旅游等功能,但這些功能實現的基礎則是城市形象的可識別性。因此,我們認為,城市的可識別性體現在特定城市的人、生活和文化的融合,這種三位一體的表述形成了城市的差異化傳達。
中國現階段城市形象宣傳片的訴求重點基本集中在人文歷史、城市精神、自然風貌、城市發展以及招商引資五個方面,當然每個形象片的訴求點并非單一表現,很多形象片中同時存在幾個訴求點,且表現不分伯仲,從使用頻率來說以人文歷史訴求居多,其次是自然風貌,而后則是城市發展和招商引資。顯而易見的是,現今的城市形象宣傳片大多以訴求旅游為主,招商引資也是訴求的另一大熱點。當然,綜合類的形象片也不在少數。另一類表現“城市精神”的訴求點則大多為了配合政府的某些公益宣傳主題或大型活動,這類作品往往更易趨同。
一個成功的城市形象宣傳片應該具備感性和理性的元素,但其留給受眾的最終記憶卻應是純粹的一種訴求方式。感性如英國倫敦的申奧形象片“SPORT AT HEART”,把奧運融入倫敦人生活的每個細節,智慧而不失精彩,既表現出了英國人的幽默,又突出了奧運在普通生活中的存在和人們心中的追求。用著名廣告導演高小龍的話來說:“好的”宣傳片應該是自然、親切、美感。走感性路線的城市形象片,最高境界莫過于此。理性如廣告大師奧格威曾為波多黎各撰寫了一則著名的招商廣告,這是一個“以一場廣告宣傳活動改變了一個國家形象的唯一例子”。在廣告中,奧格威將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:優惠政策放在畫面最醒目的標題位置來陳述:“現在波多黎各對新工業提供百分之百的免稅”;正文中再運用純粹的算帳方式論述免稅可以帶來的巨大利潤。赤裸裸的利益誘惑讓廣告的說服力劇增,加之其后文案中不斷地突出重點和層層深入的分析,把投資波多黎各給投資者以豐厚的回報的主題,表達得十分鮮明,有著很強的說服力。
|